史记泰州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65|回复: 0

中国人寿深化数字国寿战略:科技让保险服务更有温度

[复制链接]

148

主题

163

回帖

231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2313
发表于 6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在重庆,一位学生家长通过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人寿”)的企业微信提交理赔申请,当天就收到了赔付款;在北京,一位老人通过中国人寿寿险App的“尊老模式”轻松完成保单查询;在上海,一位患者正在享受医保商保门诊直赔服务,无需申请理赔、医院端收费即秒级结算……这些场景的背后,是中国人寿以数字技术重构保险服务的生动实践。

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时代背景下,中国人寿持续推进“数字国寿”建设,以科技为引擎,通过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深化服务改革,推动保险服务更智能、更便捷、更温暖,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同时,高质量服务国计民生。

科技下沉:数字服务“一个都不能少”

从理赔提速到适老化服务,从技术攻坚到生态构建,中国人寿正通过一场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,让保险服务突破时空限制,温暖每个角落。

在重庆,一些偏远山区学生险的理赔曾是一个难题,家长理赔耗时耗力。针对学生险客群服务量大、参保高峰期集中、日常服务难以高效触达等痛点,2022年起,中国人寿科技团队联合重庆分公司,以企业微信为纽带,搭建了直达客户的数字通道。家长只需在线上传资料,大部分理赔当天到账。

“以前线下理赔很耗时间,现在手机点几下就搞定了。”一位家长这样评价。截至目前,这一模式已服务超100万学生险家庭,偏远地区“理赔难、理赔慢”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。

类似的创新也体现在适老化服务中。寿险App推出的“尊老模式”,采用大字体、简流程、语音辅助等功能,是获得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认证的移动应用。一位北京老人表示:“以前怕用手机办保险,现在一点不费劲。”

技术攻坚:从“数据孤岛”到“秒级理赔”

保险业的效率痛点,往往藏在细节里。医疗票据识别、跨系统数据互通、核保风控等环节曾高度依赖人工,耗时费力。中国人寿选择用技术啃“硬骨头”。

在理赔环节,中国人寿深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,攻克多项技术难点,让全流程无人工理赔作业模式成功落地。部分案件从申请到赔付全程无人干预,最快仅需3分钟。此外,中国人寿还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医保商保门诊直赔服务,打通医保商保数据,医保与商保门诊同步结算,为客户带来无需申请理赔、院端收费即秒级结案的革命性体验。这一创新打破了行业多年的“数据孤岛”,已在19个省市落地。

“技术不是炫技,而是要解决真问题。”随着人工智能在承保生产服务全链条的应用,中国人寿如今新单承保最快仅2分28秒;客服专线引入大模型后,通话时长缩短超17%,效率提升的同时,还提升了客户满意度。

从“人跑腿”到“数据跑腿”,技术正在重塑保险的价值链。目前,中国人寿在核保核赔方面数字化替代率已经达到99%左右。

生态赋能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平台共赢”

数字化转型不是闭门造车。中国人寿选择了一条开放之路,携手医疗机构、政府平台、合作企业,构建保险服务生态圈。

在重庆,中国人寿参与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“渝快保”,通过线上渠道实现广覆盖。

中国人寿在与长安福特等企业合作时,创新以企微为载体的数字化线上服务,服务时效提升超50%,服务成本降低约80%。

中国人寿构建了全渠道数字化服务体系,前端通过公众号、App、小程序等多触点连接客户,后端实现与医保系统实时对接,实现理赔服务无缝衔接。在App开发方面,未来计划集成医疗、养老等多种服务,为国寿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,打造国寿服务数字生态新模式。

从偏远地区到城市,从流程优化到生态构建,中国人寿的数字化转型始终围绕一个核心:让技术服务于人。在数字金融的大文章中,中国人寿正着力以“头雁”姿态,书写保险服务的新篇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史记泰州

GMT+8, 2025-8-14 23:06 , Processed in 0.06054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