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记泰州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65|回复: 0

我身边的家风故事——外公的修理箱

[复制链接]

17

主题

0

回帖

1044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044
发表于 昨天 09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091208ksswmm0jqaym808m.jpeg
091208u21g2zjz8gp9u2gq.png
091208dy50tc69y8z0cc9b.png

编者按:



家,是血脉的延续,更是精神的摇篮。家风,无形却有力,如春雨润物,似薪火相传,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家族的精神密码。这些故事中,有老灶台前的米粒、算珠间的祖训、工具箱里的温度,也有党员徽章下的信仰、邻里互助的温情。它们跨越时空,如一盏盏明灯,照亮我们回望来路的方向;更似一泓清泉,涤荡心灵,激荡起每个人对家风的珍视与传承。

本期“岁月深处的家传密码”专栏汇集了来自不同村(社区)的动人讲述,它们或质朴、或温暖,以不同的笔触勾勒出中华家风的多元底色。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,看见自己的根,也种下未来的芽。



我身边的家风故事——外公的修理箱

九龙镇雨声村:孙佳莹




老房子储物间的角落有一只旧皮箱,箱子里整齐地码着各种修理工具,生锈的铁皮盒里装着大小各异的螺丝钉,这是外公的“百宝箱”。外公走了五年了,但箱子里的工具依然整齐,就像外公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。

在我的记忆里,外公有一双“魔术手”,大到汽车小到手表,没有他不会修的东西。退休后,外公也积极发挥余热,帮助邻居修理家电。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,总能看见外公坐在窗边低头修理各种老物件。每当这时,我就会蹲在旁边数他工具箱里的螺丝,看他用镊子夹起比米粒还小的零件,精准而果断。阳光穿过纱窗洒在外公银白的发梢上,他对着一台吱啦作响的收音机微微蹙眉,老花镜也滑到了鼻尖上,外公手里的电烙铁“滋滋”冒着热气,松香味混着旧皮箱里的淡淡的机油味,浓烈而隽永。我问外公为什么浪费时间修理这些旧东西,外公笑笑不语。直到他把修好的收音机递给对门曹爷爷,老人颤颤巍巍地拧开旋钮,熟悉的戏曲流淌出来,外公才扶了扶眼镜说:“物尽其用,能修就修。”

如今,我成为了一名村后备干部,经常协助村妇联的同志们举办各种活动。有一次,村妇联组织开展“旧物改造”活动,当小朋友们举着用易拉罐做的小花盆欢呼雀跃时,我仿佛看到了外公的影子在孩子们眼中闪烁。此刻,我终于明白了,外公的修理箱里装的从来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他对生活的热忱、对他人的责任,是修旧利废的智慧,是邻里互助的温情,更是扎根基层、服务他人的初心。

外公的“百宝箱”早已光彩不再,但是那些在修理中传递的温度却化成了我基层工作的底色。就像外公当年在台灯下教我修手表时说的:“每个齿轮都有它的位置,人也一样,物尽其用,人尽其责。” 现在,我在村里的角角落落寻找着自己的位置,而外公的修理箱始终沉默地站在时光里,为我指引着从“小家”到“大家”的传承之路。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史记泰州

GMT+8, 2025-4-23 04:24 , Processed in 0.064768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